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海员天地
新闻中心
海员天地
我眼中的海上导师:严师之道,育人之心

发布时间: 2025-09-11 分享到:

从初登船舶的懵懂实习生,到如今能够独当一面的三管轮,在中远海运这片广阔的航运舞台上,我实现了职业生涯的一次重要蜕变。这份成长,离不开我的导师——“育德”轮轮机长张雷震。作为公司“五十百千”人才库名匠,他深耕“育德”轮教学实习船多年,连续多次在船履职评估优秀。他不仅悉心指导船上的实习学生,更以卓越的专业能力和强烈的责任担当,为我点亮了轮机管理道路上的明灯,指引我稳步前行。


严师引路:以“预防为先”筑牢安全根基


1996年,张雷震轮机长从集美大学毕业后加入集团,扎根船舶一线,辛勤耕耘长达29年。他始终对自身和工作秉持严格的高标准,尤其注重设备维护。每日清晨,他必定前往机舱进行细致入微的“地毯式”排查:检查主机接头是否渗油、泵浦皮带的松紧度、锅炉水位的灵敏度、管系法兰的状态,任何细节都不容忽视。他常说,巡检不仅要看懂设备状态与参数趋势,更要提前预判潜在风险。

有一次,他敏锐地察觉到供油单元压力异常,迅速组织排查,成功避免了重大故障的发生。他常言:“发现问题并不算本事,预防问题才是真功夫。优秀的轮机员不仅擅长修理设备,更重要的是能让设备免于维修。”在他的严格要求下,我养成了“三查”的习惯:接班时检查设备状态、值班时观察设备变化、交班时核查记录,早早树立了“预防为主”的工作理念。

言传身教:以“实践为本”锤炼专业本领


机舱技术的精湛,源自日积月累的实践磨砺。张雷震轮机长格外重视实际操作,始终秉持三个原则:重要维护带头示范、关键操作现场监督、问题排查全程指导。

第一次独立更换锅炉燃油滤器的经历让我至今难忘。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后,轮机长用手电筒精准指出滤器座上微小的划痕:“这里不平整,开机后必定会渗油。”他耐心地手把手指导我进行调整,并严格监督重装过程,直至完全吻合。“维护质量深藏于细节之中,丝毫马虎不得”,这番教诲让我深刻领悟到,精益求精的态度正是对极致追求的真实写照。

传承精髓:以“责任担当”践行工匠精神


今年5月,船舶刚一开航,主机三缸高压油管便突发严重漏油,形势极为危急。轮机长张雷震接到报告后,迅速启动应急预案,带领团队火速赶往现场。机舱内温度高达40度,狭小的空间异常闷热。作为一名党员,张老轨毫不犹豫地率先钻入其中进行排查。汗水浸透了他的工装,双手被管线磨得通红,但他始终坚守在前线,直到故障彻底排除、确认安全才撤离现场。

“党员就应该冲锋在前,技术是实干出来的。”这一幕让我深刻见证了党员的担当与职业素养。他致力于精细管理,常常带领轮机部人员,不畏高温,严格执行安全环保要求:全面加强“四机一炉”的全流程维护,彻底杜绝“跑冒滴漏”现象;严格管理“三干舱”,细致整理备件物料,确保账物一致;牵头为机舱刷上白漆,使原本黄黑的空间焕然一新。从他身上,我学到了“把小事做细、细事做精,正是践行责任的体现”。

薪火相传:以“务实创新”传承航运精神


在日常维护工作之余,张雷震轮机长还引领我们积极创新工作方法。他主导改造了生活污水处理系统,优化了管路设计与参数配置,成功解决了长期困扰我们的堵塞问题,每年为公司节省维护成本数万元。他常言:“创新不是口号,要扎根现场解决问题。”这句话让我深刻领悟到,创新其实就蕴含在对细节的精益求精之中。

如今,我已能独立承担关键系统的维护重任。每当任务圆满完成时,总会回想起他的谆谆教诲:“技术可以通过勤学苦练掌握,但责任心必须刻在骨子里。”

未来,我将以张雷震轮机长为榜样,传承“传帮带”的优良传统,为建设航运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。张雷震轮机长,感恩有您,引领我在航运征途上乘风破浪,勇往直前。



 
公司简介
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(简称“中远海运船员”),隶属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,是集团确定的三大核心业务板块之一(三大核心业务即航运港口物流业务、航运装备制造业务、船员管理业务),于2017年12月26日挂牌成立,总部设在上海,在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大连、天津、青岛、深圳地区设立分支机构。
 
友情链接